發布時間:2020-11-10
滲透檢測工藝的質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了下面幾個部分:
工件表面預處理、預清洗、滲透液的施加、滲透液的去除、后期的干燥處理、顯像、觀察還有評定以及后處理。
我們要求滲透檢測工藝操作是在開始工作前要用B型試塊進行進行工藝靈敏度的操作。然后要將顯示出來的缺陷的數量等和試塊的復制品進行對比。合格以后才能進行滲透檢測工作。滲透檢測用到的試塊是需要反復使用的。因此每次使用后要徹底的清洗干凈,以保證能夠將缺陷中參與的熒光滲透劑或者著色滲透劑清理干凈。
的標準對滲透檢測的工藝規程操作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各種非破壞性實驗與檢測方法均應該制定相應的規范和工藝卡。
在滲透檢測中如何安排滲透檢測的工序這會對滲透檢測的結果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安排才能夠將滲透檢測結果發揮到的作用,以保證滲透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對于滲透檢測來說,雖然滲透檢測有著各種類型的滲透檢測劑,而且這些滲透檢測劑可以組合成不同的滲透檢測方法,但是這其中大同小異,基本都是按照如下的幾個步驟來進行的。
滲透檢測的時候要提前做好工件表面狀態的處理及預處理和預清洗;
施加滲透劑——施加滲透劑以及進行滴落;
去除多余的滲透劑;
干燥——吹干、烘干或者是自然干燥;
施加顯像劑;
觀察并評定——觀察和評定顯示出來的痕跡。
在滲透檢測的過程中,檢測時機往往起到關鍵作用。滲透檢測中一般是在產品成為成品后進行檢測。當然在生產過程或者是維修過程中有時候也用到滲透檢測方法。滲透檢測的時機一般按照如下的原則進行安排。
滲透檢測應該在表面處理前進行。表面處理之后的工件如果還需要進行局部加工的,那么需要對該局部機加工的表面再次進行滲透檢測。
零部件的檢測需要在腐蝕處理之后進行。
對于焊接件如果在熱處理后進行滲透檢測,若是需要兩次或者以上的熱處理,那么可以再溫度較高的熱處理后進行滲透檢測。緊固件的滲透檢測要在熱處理之后進行,鍛件的滲透檢測也要在熱處理之后進行。
對于那些已經使用過的工件在檢測前應該除掉表面的污物例如涂漆層或者是積碳層。已經陽極化的工件可以直接檢測而不需要去除。對于那些沒有破損的脆棋層在漆層上檢測發現了缺陷裂紋以后,應該去除掉缺陷裂紋等部位的漆層,然后再對其他位置的金屬表面進行處理。
在噴丸和研磨前進行滲透檢測處理,如果實在噴丸之后則需要進行預清洗比較麻煩。同樣研磨之后檢測的話也要預清洗。多了一道工序。
對于加些加工、矯直焊接、磨削等熱處理的操作。如果會導致缺陷的產生那么應該在這些操作結束以后進行滲透檢測。有些裂紋檢測需要在焊后24小時檢測,比如那些有延遲性質的裂紋。
滲透檢測工藝規程中規定了工藝操作系統的質量控制要求如下:每個工作班開始之前都必須用B型標準試塊檢驗工藝操作的系統靈敏度,將缺陷數量形狀等與標準試塊的顯示復制品做對比。只有經過對比并且評估為合格的時候才能對滲透檢測進行滲透檢測的工作。
注意該類試塊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應該在每次使用后進行徹底清洗,這樣才能保證去除掉了試塊人工缺陷中殘留的熒光滲透劑以及其他著色滲透劑殘留下來的污漬。現在對滲透檢測的工藝規程分別作如下的質量控制:
表面清理:工件表面進行預處理的時候不能堵塞了表面的開口缺陷,無論使用何種方法進行表面預處理均不能損傷到工件表面。清洗方法與清洗材料都必須不得影響或者損害到滲透檢測劑的檢測性能,而且不能腐蝕到工件。
注意當去除了工件表面和工件缺陷內部的油脂等污染物之后,需要對工件進行干燥處理,以方便排除掉存在于缺陷內部的水分和有機溶劑。
滲透操作:在規定時間中,滲透劑一定要能覆蓋工件表面。在檢測的時候注意控制溫度,滲透劑和工件的溫度都不可過高或者過低,應該保證在15到50度之間。
滲透的時間根據工件特性進行規定。
根據新的標準,對于有延遲性的裂紋應該至少在焊接結束之后的24小時對工件接頭焊縫處進行滲透檢測。
對于一些特殊的設備有特殊的要求例如高強剛等容易發生應力腐蝕的鋼需要對起內壁使用熒光磁粉檢測。
乳化劑的施加:乳化劑必須保證和滲透劑是在一個族組內,而且必須保證施加乳化劑的時候施加方法需要適當,保證被檢查的工件表面能夠被乳化劑均勻的乳化。
不得過乳化,乳化時間應該控制好。一般來說根據乳化劑濃度和工件表面狀態進行時間控制。
表面滲透劑的去除:后乳化型還有水洗型的滲透劑需要在工件充分的乳化以后進行清洗。同時一邊清洗一邊還需要觀察。在清洗熒光滲透劑的時候需要在黑光燈下觀察。
對于溶劑去除型的滲透檢測劑應該用不起毛的布和有吸附能力的布擦去殘留在表面的滲透劑,不允許直接將有機對著工件進行噴洗。
在去除工件表面的水分的時候,氣壓壓力不能超過0.15MPa,注意控制距離不要超過30cm。
當將工件放置在熱空氣循環箱子中進行烘干的時候溫度不應該超過80度。而且烘干的時間應該根據工件的外形以及尺寸等確定。干燥的時間不應該太長,盡量縮短。
顯像劑操作:施加干式顯像劑的時候注意要將干粉均勻的灑在工件表面,同時注意顯像劑要薄不可太厚。
施加懸浮式顯像劑的時候要保持和工件表面有一定的距離大概控制在200到300毫米只見,顯像劑在達到工件表面的時候必須保持干燥。這樣才能避免由于距離不當而使得顯像劑覆蓋層過厚后者流淌浪費。
觀察環境的質量控制:對于熒光滲透法:黑光燈啟動10到15分鐘以后才可以開始工作。照射到工件表面的黑光燈輻射照度不應該低于1000uW/。觀察的時候不允許佩戴光敏眼鏡。同時檢測人員在進入了暗室以后應該經過3min的適應時間之后才可以進行觀察否則影響觀察結果。
對于非熒光檢測的時候工件表面的自然光照射度不小于1000lx,特殊情況下不低于500lx。同時不允許有其他類型的反光。
清洗: 檢驗以后的工件要去除掉殘留的試劑。為了防止工件被腐蝕則需要徹底的清洗,清洗之后還需要將工件放入干燥箱中干燥或者用其他形式干燥。
工件的標記: 當出現缺陷顯示的時候應該用示意草圖、照相等方式記錄下來。同時需要將合格與不合格的工件歸類,而且必須隔離開來避免混合在一起以減少不必要的后續工作。
滲透檢測的環境: 滲透檢測的場所必須應該根據規定安裝好排氣措施,使得場所保持通風。滲透檢測的場所應該保持室溫在低于15度是不允許出現的,濕度不允許超過50%。
滲透檢測結束之后排出的污水應該進行處理,處理之后應該符合環境的保護要求。
滲透檢測的場地應該根據被檢查工件表面的形狀,尺寸,數量等進行相應的規劃。滲透檢測的場地應該保證有足夠大的空間、能夠保證滲透檢測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更多詳情請關注上海斌瑞檢測:http://www.br-ndt.cn